文博•河南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情分析试卷(9月)八年级语文答案

1

文博•河南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情分析试卷(9月)八年级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的痛苦,于是美好家园桃花源就这样出现了:“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国文人所追求的桃花源,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宜居宜业和美”的乐土。11.下列对三个文本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山海经》与《诗经》的记载可看出,早在数千年前,桃就与中国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既有野生分布,又有了人工种植。了确凿证据,其中云南“昆明桃”的发现意义重大。中记载了桃能厌邪气,自汉代起人们就用其驱邪。D.《桃花源记》描绘的理想家园,仅是陶渊明逃避现实、隐居生活的个人幻想,与当时社会的人民需求毫无关联。12.请结合文本一概括中国被称为“桃的故乡”的原因?(3分)13.结合三个文本,请你探究“桃”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怎样的地位?(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17题。(共11分)【甲】舜发于旷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隔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惠,死于安乐》)【乙】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們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注释】①摩:同“磨”。②个:卓越不凡。③称:颂扬,扬名。④拘:拘留,拘禁。意:心意,意图。通其道:行其道,即实行其理想。自见:显示自己的理想志趣。14.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文所举事例的论述与总结。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中的“作”是“奋起,有所作为”的意思,这句话是从客观因素提出的造就人才的观点。能有所成就。D“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中的“舒”是“宣泄、排遭”的意思,表明卓越不凡之士借著书来抒发他们的愤。15.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CX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