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中同卷周测卷
衡中同卷单元卷
衡中同卷分科卷
衡中同卷信息卷
衡中同卷调研卷
邕衡教育·名校联盟2025届新高考秋季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2024-10-16 17:12:12
11
邕衡教育·名校联盟2025届新高考秋季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视传递时具体的时、地形势而定。南宋时,因旧有递铺系统道到部分破坏,为应付和蒙古,全的战事,先后在行在所(主要是临安府)通往前线的要路上新置斥候铺和摆铺,与旧有递铺并存,专门承传紧急军期文字。斥候镜后来变成常设系统,摆铺则是兵兴则设,兵罢则罢。i5递铺系统的主要职能在于维持行政信息沟通,特别是中央与地方的信息沟通。宋代中央设有进奏院,拿受皇帝诏救及三省(北宋前期为中书门下)、枢密院宣札,六曹、寺、监百司符牒,须于诸路。凡臣僚章奏递到,则呈报给生门下省,若是案牍及中禀文书,则分纳诸官司。进奏院相当于中央的文书收发总机关,连接通往全国各地的递铺系统,承传皇帝和在京部门发往各地,及各地上呈皇帝和在京部门的各类文书。当然,递铺同样承担着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文书传递、官员的私人信件传递。唐代以前,官员的私人书信是不允许利用官方驿传系统进行传递的,到了宋代,则正式允准官员私人书信可以通过递铺传送。宋人书信存世数量之大,正是这一制度背景下的结果。随意翻开宋代文献,便可见异地官员频繁书信往返,或叮%家事,或交流政见,或诗词唱和。行旅之中,亦可收寄家书。允许私书入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私人联络的需要,也是中国古代驿传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和进步,不仅标志着宋代社会信息急剧增量下通讯范围的扩大,亦反映出宋代士大夫群体作为一种政治力量的时代利益诉求。(摘编自曹家齐《宋代的交通形势与制度》)材料二:宋太祖建隆三年,窦仪等人主持修订法律,于次年定名为《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其中与邮驿法令有关的共12条,基本是《唐律》的翻版。宋初,各地驿站不堪负荷。为了整顿这种状况,宋仁宗嘉祐四年,根据枢密使韩琦建议,朝廷授权三司使张方制定了“驿券则例”74条,又称《嘉祐驿令》,须行天下。它是当时专门的邮驿法规。到南宋时,又推出了相当完整的专门通信法规一《金玉新书》。这部法规是宋高宗命令大臣汇编了有关邮驿旧法而成。明朝的《永乐大典》14575卷收录了这部法规的内容。《金玉新书》共有115条,其中涉及邮驿刑律的有51条,内容广泛。比如规定:盗窃、私拆、毁坏官书者,属犯罪行为,要处以刑罚;若盗窃或泄露的是国家重大机密信件,则处以绞刑;盗窃或泄露边防军事信件内容者斩,教唆或指使犯法者也同样处以斩刑;盗窃的若是一般文书,也属于触犯刑律,处以徒刑,发配500里。值得注意的是《金玉新书》还规定,刑罚不仅仅惩处那些传递文书的当事驿夫,同时也要惩处有关上级官吏,失职的一样处以杖刑。《金玉新书》对在驿递程限、传递方式中发生的失误,都有具体的律令规定和不同的量刑标准。《金玉新书》是宋代递铺法规的汇集,也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递铺法规,是一部创新性的法规。它的内容都是“递铺通信”,而将“驿馆”排斥在外,这在古代邮与驿合一的律令中独具一格。宋代递铺系统是前朝所没有的,它的存在使得宋代的邮驿通信比起隋唐有了深刻的变化。宋代还将民夫充任的驿卒改由士兵担任,强化了邮驿通信的军事属性。(摘编自谢成章《宋代邮驿的创新与进步》)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代官员在驿馆休息、换马时可以看到登载着朝廷信息的邸报,这说明宋代虽驿递分立,但二者在功能上仍有关联。B.宋代驿传系统布设在重要交通线上,依靠“驿路”和“县路”的结合,形成庞大的信息交通网络,具有时代特征。C,唐代的书信存世数量远不如宋人书信的存世量,是因为唐代官员的私人书信不允许利用官方驿传系统进行传递。【高二10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