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中同卷分科卷

2025届全国高考分科模拟调研卷·(一)1历史Q试题

衡中同卷分科卷 21

2025届全国高考分科模拟调研卷·(一)1历史Q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高考模拟调研卷历史二
    2、2024全国2历史高考答案
    3、2024部分区二模历史
    4、全国卷2历史2024
    5、2024~21年度模拟压轴卷新高考历史二
    6、2020~21年度模拟压轴卷新高考历史二
式,不是“对外”交往,排除A项;秦开创了我国统一习汉族文化的体现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不是唐朝,排除C项:材料主旨宾阳中洞的开凿,有利于洛阳地区佛教文化的发是内地和边疆实行统一的政策和制度,因俗而治是展,有利于当时的文化认同和北魏统治的巩固,有边地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身的历史和特点实行具利于民族交融及北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宾阳中有自己特色的制度,排除D项。洞是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见证,是我国重要的历史17.【答案】(1)周朝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在边地文化遗产。(12分)设置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解析】本题要为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写解说词,就必郡国并行制: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4分,须把其来龙去脉说清楚。因此在写解说词时,可以任答4点)从建设的时间、原因、过程、体现的特点、产生的影(2)原因:地方出现分权倾向;郡县过多。(2分)响、包含的文化信息等角度进行概括整理。其中涉措施: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2分)及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则可根据所学知识进(3)有利于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提高了行政效行概括。率;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6分19.【答案】(1)内容: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任答3点)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周朝实行分封制;季两次纳税。(4分,答出2点即可)根据材料一“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到财政思想:量出为入;税制简化;税收公平负担;货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千县”可得出战国币赋税。(4分)时在边地出现郡县(春秋战国时期在边地设置郡(2)陆贽从传统的民本思想出发,反对两税法的“量县);根据材料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出为人”,认为货币赋税造成的钱重物轻加重了百县制推向全国”可得出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姓负担,其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3分)但是,他制;根据材料一“郡县制为汉代沿用”并结合所学知没有看到国家财政征收的困境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识可得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根据材料一“到东趋势,从总体上否定两税法,迷恋传统税制,主张恢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复实物赋税,实际上是历史的倒退。(3分)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可得出东汉【解析】(1)内容:根据材料一“两税法将以往分别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征收的租庸调、地税、户税以及其他杂税等各种税(2)原因:根据材料二“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收合并起来”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按人丁和资产缴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可得出地方出现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分权倾向:根据材料二“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根据材料一“纳税时间分为夏、秋两季”,可得出一的弊端”可得出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措施: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财政思想:根据材料一根据材料二“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一直强调‘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可得出量出并了一些州县”可得出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为入;根据材料一“这便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可州县。得出税制简化;根据材料一“两税法使资产多者税(3)根据材料二“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负重,资产少者税负轻”,可得出税收公平负担;根并结合所学可从有利于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据材料一“但两税中的重要部分户税,则都是以货提高行政效率、确立行政区划基本模式等角度币来征收的”,可得出货币赋税。概括。(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围绕“积极意义”与18.【答案】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建于北魏时期的洛阳,是“局限性(不足)”两个视角思考和组织答案。“积宣武帝为其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窟内佛像与极意义”方面:陆贽从传统的民本思想出发,反对两云冈石窟相比具有典型的中原文化特点,衣袖宽税法的“量出为入”,认为货币赋税造成的钱重物轻大,面目表情慈祥。加重了百姓负担,其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局限性宾阳中洞造像之所以具有上述特点,是因为北魏孝(不足)”方面:陆贽没有看到国家财政征收的困境文帝改革,改变鲜卑旧俗: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从总体上否定两税法,迷学习中原文化,在语言、服饰等生活习俗方面向汉恋传统税制,主张恢复实物赋税,实际上是历史的族学习。宾阳中洞造像即是当时北魏改变旧俗、学倒退。6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