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地理(人民教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龙江是相同的,B错误。故选D。【点睛】关于水稻的种植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直播、插秧、抛秧等,直播又分为水直播、旱直播,插秧又分为人工插秧、机械插秧等,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不同的惯会有不一样。机插秧的优点比较明显,通过机插秧,秧苗比较有序、深浅一致,使田间的通风、透光性比价好,一方面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另外一方面,有效促进秧苗的生长,同等条件下,更利于增产增收。其次,机插秧是带土移栽,由于通风、透光性比较好,更加有利于快速返青。9.C10.C11.A【解析】9.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摩洛哥为重要的渔业生产国,且渔船基本以进口为主,由此可以判断摩洛哥渔船生产修理技术水较低,我国在此设置渔船修理厂,可以很好的占领当地渔船修理市场,拓展国际市场,C正确保障当地渔业生产、提高造船技术、增加当地就业并不是其在摩洛哥设置渔船修理厂的主要目的,ABD错误:故选C。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位于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属于地中海气候,②位置更偏南,且海拔更高,受盛行西风控制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日照时数①<②,主要是由于①地受西风影响更大,云量更多,C正确:高纬地区夏季日照时间长,但是冬季日照时间则比较短,A错误;一般情况下,高海拔地区日照时间要长于低海拔地区,B错误;该地位于加那利寒流寒流附近,受寒流影响降水会更少,D错误;故选C。11.结合材料可知,瓦德附近的杰里德盐沼为季节性盐沼,原为加贝斯海湾的一部分。由此可以推断其形成的主要地质原因为受地壳抬升作用影响,原先的海洋成为陆地,A正确;蒸发较弱、地下水位高、降水少并不是地质原因,BCD错误;故选A。12.C13.D【解析】12.结合所学知识,结合图文材料可知,高空西风气流对地面沙层沉积影响较小,A错误;该区域属于我国西北地区,我国大部分属于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不受东北信风的影响,B错误;图中显示沙漠-黄土过度地带西北线长于东南线,证明西北沙层沉积范围更大更广,风主要来自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逐渐减弱,结合我国季风特点,该陪面层古风沙层沉积物搬运动力主要是东亚的冬季风,而不是夏季风,C正确,D错误。答案选择C。13.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1到c1地层沉积期间,b1占比最大,属于古风成沙,均粒径较大,则该时期风力最大,气候相对干燥;2时期为沙质黄土,粒径次之,风力较小,气候较为湿润:c1为沙质古土壤,粒径最小,也就是风力最小,气候最为湿润,因此总体上为冷干趋于暖湿,A错误;结合上题,同时可推测,受西北风影响,风力由大减小,沙尘暴次数由多减少,C错误;其过渡地带应先向东南移动再向西北移动,B错误;最终也导致沙漠先向东南扩张,后向西北收缩,D正确。答案选择D。【点睛】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以干旱为主,属于干旱和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日温差大,干旱少雨,多大风天气,地表以荒漠、荒漠草原为主;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海洋水汽的阻隔,使西北地区水汽少,从而降水稀少。14.A15.B16.C【解析】14.根据材料信息,I、Ⅱ和Ⅲ是在30°的坡地上覆盖石子情况下,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测量深度为30厘米、60厘米和100厘米的实验结果,三种情况中,30厘米测量土壤深度最浅,因此土壤体积含水率最先受到雨水下渗影响,土壤体积含水率最先上升,变化最早,A正确:初始值适中并不能说明其土壤深度较浅,B错误;从图中可看出,峰值最高的是I曲线,Ⅲ曲线的波动最大,CD错误。故选A。15.从图b中可以看出,I曲线变化明显,降雨后土壤含水量上升明显,说明其为测量深度30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曲线Ⅱ和Ⅲ为测量60厘米和100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Ⅱ和Ⅲ在降雨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裸地下渗量小,地下径流少,地表产流多,对土壤深处的土壤含水率影响不大,B正确,CD错误图b中曲线I、Ⅱ和Ⅲ是同时进行人工降雨实验,降水量一致,A错误。故选B。16.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降水后下渗增加,因此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增加,②③正确,①错误;与裸地相比,在坡地上覆盖石子使得土壤上有覆盖物,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④错误,综上所述,C项的②③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它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2/4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