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6.希腊航海活动中学到西亚和埃及文化,亚历山大征服亚洲的同时将希腊文化传入亚非,丝绸之路将华夏文明传往异域,同时异域文化、物种也传入华夏,中国与朝、日、越的交流中对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近代列强殖民扩张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工商文明。这表明文明交流()A,具有单向性,落后文明学先进文明B.具有双向性,同等水文明相互借鉴C.主观意愿具有随意性,毫无规律可言D.方式内容具有多样性,是历史的必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交通条件的许可,人类活动不可避免地扩大范围,当两种文明相遇时,便会产生种种碰撞和交流,所以不管何种方式都会在主观或客观上起到文明交流的作用,D项正确:文明的交流具有双向性,文明与文明之间相互影响,排除A项;文明的交流并非全部属于同等文明,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排除B项;文明的交流具有一定规律性,人类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或具体的原因,而不是随意的,排除C项。故选D项。17.公元1世纪时,日耳曼人还没有金属工业,但至公元3世纪上半叶,己经有了自己的金属、织布和造船等工业。到公元5世纪末,日耳曼人的金属工业“达到了相当高的水”,不仅是铁和青铜,甚至连金和银也可以经常加工制作,还出现了仿照罗马钱币而铸造的装饰用金片。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一直领先世界B.民族迁徙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C.欧洲农耕文明的进程被迫打断D.亚欧大陆政治格局的变化过程较为缓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公元一世纪至公元5世纪末(欧洲)。据材料“公元1世纪时,日耳曼人还没有金属工业,但至公元3世纪上半叶,已经有了自己的金属、织布和造船等工业。到公元5世纪末”,可以看出日耳曼的金属工业在不断发展进步,结合所学可知,得益于民族迁徙的推动,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罗马商品经济同其他地区的对比,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日耳曼人金属工业的进步,并未提及欧洲的农耕文明发展状况,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看出亚欧大陆政治格局的变化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18.如表为关于客家人来源的不同观点。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观点(出处)观点内容阐述第8页/共17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