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3月考试卷七及答案。

33

历史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3月考试卷七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学高三第一轮复周测卷札记符,排除;D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答案】G12.留存至今的宋代以前的手工业著作主要有《考工记水墨经》等。宋金时期,手工业相关著作有《武经总要》《营造法式》《梦溪笔谈X糖霜谱》及多种酒书和20多种茶书等。这表明宋金时期A.传统应用科技得到较快发展B.理学提高了士人的经世意识C.活字印刷术已被发明并推广D.政府废止了重农抑商的国策【解题分析】由材料“手工业相关著作…多种酒书和20多种茶书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金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也得到了较快发展,A项正确。B,C两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D项所述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5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中央文书处理的程序大体为:三省按照各自的职权分工,先经过中书省拟稿,再经过门下省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整个程序简单明了而且能够使各机构相互监督,不会使得最高权力落在某一个机关手中,从而架空皇帝。在地方上奏的文书处理上,程序也较为明晰,先是由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初步批阅、添加处理意见,再交给皇帝作最终决定,这样既能够节约皇帝的精力,还能确保政务执行的准确和客观,不会因为皇帝的喜怒而影响政务的处理,很好地确保了中央权力的行使。宋代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对职官制度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这引起了中央文书处理程序的变化:对于诏书的拟定,宰相不再具有直接拟定权,而是要由皇帝决定以后宰相才能起草;地方上呈的奏折也由原来的中书舍人处理后交由皇帝决定变为由皇帝直接决定,这削弱了三省的实权。这些调整加强了皇帝在中央事务处理当中的最高地位。摘编自罗军《宋代职官制度变化对中央公文处理的影响》材料二北宋京朝官“出领外寄”是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一方面,唐末五代以来京朝官外任地方要职的制度推行已达数年之久,朝官所领职事已是“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三省六部等中枢机构不理本司职事的状况经常出现。另一方面,北宋起于五代政治乱局,地方节镇势力较强,实现中央集权就必须削弱地方节镇权力。北宋推行的官、职与差遣分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京朝官出领外任,离开本职而附带本官,因而分离得相对彻底;二是幕职州县官外任他官,一般带幕职州县衔,叙迁中的阶秩与差遣中的资秩差异甚小,分离得明显不彻底。在北宋,随着官、职与差遣分离逐步固定化,京朝官“出领外寄”也逐渐常态化。京朝官外任,与知州、知县是直接相关的。几乎与京朝官知军州事发展同步,京朝官知县事的制度也在北宋初年确立起来一摘编自孙春蕾《北宋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初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宋公文处理程序的不同,并指出这种不同的根源。(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京朝官“出领外寄”确立的条件。(8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出现上述变化的影响。(6分)【答案】(1)不同:唐代时,中央公文由三省长官按照职权处理文书,地方公文由中书舍人批阅后交皇帝批准;(4分)宋代时,中央公文由中书门下按照皇帝的决定起草诏书,宰相不再有直接拟定权,地方公文由皇帝直接决定。(4分)根源:北宋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3分)12【24G3ZCJ(新高考)·历史-R-必考-FJ】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