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

30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AB测试示范卷教14.货币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札记材料民国时期的货币类别概况民国三年(1914年)2月,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根据这一规定,先银元后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壹圆银币,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该银币俗称“袁大头”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废止银本位制,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规定以法币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1948年8月,国民政府下令进行币制改革,规定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金圆券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信息(部分或整体皆可),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15分)【答案[示例]信息:货币的变化反映了民国政府政权的更替。(3分)阐释: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作用下,革命果实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篡夺,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为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北洋政府发行了银元一“袁大头”。1924年,国民革命兴起,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联合共产党进行了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但最终国民党反动派掌握了政权,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为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危害,发展国民经济,进行了法币改革,废除了银元,改为发行法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损害。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为发动内战而实行的恶性通胀政策导致法币严重贬值,为此国民政府再次进行币制改革,企图以金圆券代替法币,借此搜刮财富以支持战争。但金圆券改革的最终失败,预示着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综上所述,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货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政权的变革。(12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4G3AB.历史-RMB-必考-SX】11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