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44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协作校高三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C2.A3.D4.B5.A6.A7.D8.C9.A10.D11.C12.A13.B14.A15.B16.B17.(1)特点:以协调民族关系和发展社会经济为主要职责;任职时间较长且无固定任期;易郡而治。(4分,答出两点即可)弊端:大姓家族易把持地方政权,危害中央集权。(2分)(2)措施:采取就近推升办法;适度放宽选任条件;边俸制度与考满制度相结合;缩短计俸年限。(4分,答出两点即可)历史作用:有助于解决清初边疆地区官员短缺的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治理边疆的能力。(4分,答出两点即可)18.(1)共同之处:肯定人的物质欲望;提倡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认为市场存在自我调节机制;关注经济增长,鼓励个人追求财富。(6分,答出三点即可)(2)历史背景:司马迁:汉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儒学统治地位确立,思想自由受限;汉王朝处于丝绸之路起点与东亚文明的中心。(4分,答出两点即可)亚当·斯密: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工业革命的开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倡导自由主义;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张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基本完成。(4分,答出两点即可)19.(1)历史条件:海外殖民的显著优势;工业革命的率先开展;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国际法和近代外交关系的产生);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大陆国家的严重消耗。(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特点:大国(英、法)主导;具有战后分赃性质(战胜国欺压战败国);大国之间分歧严重;具有不稳定性。(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实质:通过牵制和瓦解对手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霸权政策。(2分)20.示例宣传画《人民踊跃支援前线》赏析从宣传画本身来看,这幅画创作于1952年,以写实的宣传方式表现了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情景,具有现实主义特点。(2分)从世界形势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不甘心在华特权被取消,同时基于冷战思维,挑起朝鲜战争并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开展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体现了政府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支援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4分)从国内形势看,新中国成立后,接连开展土地革命、稳定物价、恢复发展生产等一系列活动,到1952年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这为抗美援朝运动的持续高涨提供了物质基础,为1953年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前提。(4分)总之,宣传画《人民踊跃支援前线》体现了当时中国军人、工人、农民、医生等各个阶层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的情景,体现了战争的人民性与正义性,预示了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必然性。(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