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评估[2L-AH]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期中检测卷历史
2、2023-2024安徽省八年级期中卷(二)历史
3、安徽第一卷2023-2024八年级期中历史
4、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月考试卷(三)历史
5、2023-2024安徽省八年级月考试卷答案历史
6、2023-2024安徽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7、2024安徽省八年级历史月考六
8、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期末检测卷(一)历史
9、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第二次月考试卷八年级历史
10、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八年级月考试卷(二)历史
20.(8分)从“第三世界”到“发展中国家”材料“第三世界”一词产生于二战后。1952年,法国学者提到:“我们常说有两个对抗世界,却常常忘记还有一个第三世界。这两个世界感兴趣的是如何征服第三世界。”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会议正式把“第三世界”写进纲领性文件。1974年,毛泽东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都是第三世界。”随着世界各国、各种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及广大民众的广泛使用,“第三世界”成为国际政治的通用语,虽然也常常与“发展中国家”一词交替使用,但是其使用频率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的使用频率明显下降。西方国家出现“第三世界消亡论”思潮,认为由于苏联解体,“第三世界”这一概念变得毫无意义。我国学界认为,冷战后,“第三世界”将面临更为复杂的生存环境,用“发展中国家”称谓这类群体更加符合时代主题和历史发展趋势。一改编自刘青建《如何称谓发展中的国家群体一对第三世界的认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第三世界”一词被广泛使用的背景,解释冷战后用“发展中国家”称谓这类群体的合理性。(8分)高三历史第10页(共10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