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4·第4套·2024届高三阶段性考试(一)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国考1号4历史答案
2、2023-2024国考1号4文综答案
3、2024国考一号四
4、2024国考一号4历史答案
5、2023-2024国考1号3历史
6、国考一号2024历史
7、2023-2024国考一号3历史
8、国考一号答案网2024历史
9、2024国考一号历史试卷答案
10、2023-2024国考1号4答案
6.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正月,南宋高宗诏令:“监司贪惰不法,台谏自当弹奏。”这表明,南宋3.维新变法时期,一些英美传教士活跃一时,改良派向他们寻求变法之道,这些传教士认为“变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A.中枢机构权力增大B.宰相的权力大为削弱法以兴铁路为第一义,练兵辞次之”,中国不能“如泰西君民共主,政多纷更也”,“宜尊君权而C.皇帝直接掌管监察D.重视对监察官的监格建皇极”。这说明当时西方部分传教士7.1114年,女其人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后,维持并完善了女真社会的基层管理系统。该系统是A.不希望中国变革政治制度B.积极为维新变法出谋划策考生注意:A四监司B南北面官制C.不支持中国开展变法活动D.较为排斥资产阶级改良派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C猛安谋克D.郡县制14.“自中华民国的名称确定以后,帝制被抛入茅坑,便再也爬不起来了…无论帝制也罢,复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说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8.北宋东京城的区划,集中行政区明显缩小,集中的或分散的商业区明显扩张。南宋临安城,外也罢,都很快地塌台”。这主要说明辛亥革命城之中各级官署与民居和商铺混杂的现象更为严重,甚至百官待班上朝都被商贩挤得无处立A.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B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足。这表明两宋时期C,实现了社会俗变革D.推翻了传统封建专制制度最符合题目要求的。A.商业管理逐渐失控B.城市经济职能增强15.毛泽东曾指出:“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主义‘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的',但是它有,伏羲氏(教人结网驯服鸟兽)、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居)、燧人氏(教人钻燧取火),神农氏(教人C,抑商政策遭到抵制D.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形式主义看问题'的缺点,即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并认为继承从孔夫子播种五谷)以及补天造人的女娲等传说中的人物都曾经被列入过中国的“三皇”之列。这些图所示为某校活动课上,研究性学小组成员所展示的两则史料。这两则史料到孙中山的珍贵历史遗产,“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在此,毛泽东“三皇”的传说反映出中国A.强调应全盘否定新文化运动B.反思了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局限性“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促划观日,阴晦观指南针。”A.远古文明发展概况B.早期文明缺史实依据C.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D.赞扬了新文化运动反侵略的功锁C.远古文明领先世界D.早期国家形态的出现是夜,弹中不可住,唯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16.1915~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中,“社会主义”一词,总共才出现3次:而1919~1922年,该南浮针,以揆[kui葵,尺度]南北。2.西汉初期规定:禁止马匹出关外(指函谷关或者潼关以东地区)流到东部地区:任何为诸侯国一(北宋)徐效(宜和奉使高丽图经)词出现达1188次,甚至一些与新文化运动不相干的人也追求时髦,大讲他们的所谓“社会主服务的人员,不得再为朝廷服务:需持帝国签署的出关文书才能通关。这些规定台在9义”。这一变化反映出A.阻隔关中与关外的联系B.防止秦朝残余势力的反扑A.可证明宋代海外贸易兴盛B.是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证据A.新的价值观念日益凸显B.无产阶级运动日益高涨C,削弱地方诸侯国的势力D.维护西汉王朝的统治秩序C.较之官方正史可信度较低D.均为研究宋史的二手材料C.“社会主义”受到了民众拥护D.资本主义政体被知识界否定3.北魏屯田制分为军屯和民屯,民屯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计口授田的课田式,多实行于北魏前10.清代理藩院作为执行理藩制度的中央机构,执行以满洲贵族为主、蒙古王公为辅的满蒙联合17.1929年,中华民国新的关税税则生效时,当年海关税收即增加了一倍多:在西方国家对外贸期的京畿地区及北方沿边诸镇:另一种是另立农官、不属州郡的民屯,实行于北魏后期。北魏体制,采取绝对的中央集权,体系严整,在清政府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机构的设置易严重菱缩的1930~1931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逆势增长了20%以上。由此可知,当时屯田制推行的前提条件是A.推动了民族间的有序交融B.开创了清代大一统局面A.官僚资本的崛起推动了经济发展B.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A.北方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国家出现大一统的局势C.促进了中外经贸发展交流D.旨在推行民族压迫政策C.国民政府进行了彻底的经济改革D.群众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C,中原大片耕地成为无主荒地D.争霸战争得到有效遏制11,右图为鸦片战争时期局势图(部分)。据此可推知,清政府18.1936年7月,美国记者斯诺冲破了国民党的封锁,访问了延安。经过长期的生活和访谈,斯4.《新唐书·百官志》载:“度支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途之A.消极防守,指挥失当诺撰文批驳了中共不过是“从属于莫斯科之傀儡”的看法,断言中国人已发展出了一种独利,岁计所出而支调之,以近及远,与中书、门下议定乃奏。”这反映出唐代B.边疆国防安全意识较强无二的、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斯诺的报道可印证当时A.政治运行效率较低B.权力机构间的协作C.经济落后,政治腐败A.国共两党在苏联帮助下成功实现第二次合作C.重视对官吏的考核D.赋税征收流程严密D.重视维护国家主权尊严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5.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诗人,其代表作《琵琶行》以商人的妻子为主角;《观刈12.洋务运动期间,安庆内军械所的技术人员徐寿倡议翻译西方国C.中国共产党已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麦》生动描绘了农忙时节田间劳作的景象:《卖炭翁》更是详尽地描绘了底层劳动者的一天家的书以探求工艺技术知识,江南制造总局设翻译官一职,这些D.共产国际放弃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援助由此可知,白居易的这些诗歌指施对介绍西方工艺技术,传播工业技术和科学知识,起了开创南海19.1936年12月26日,蒋介石回到南京,发表通电说:“自经此次事变(西安事变),我全国同胞A.可用于研究唐代经济史B.带有强烈的浪漫气息性的作用。这说明洋务运动致爱护国家之热诚,已显示伟大无比之力量。”这表明西安事变C,代表着市民阶层的诉求D.在社会底层广泛流传A.实现了科技近代化B.开了学西方科技的先河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彻底解决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分歧C,军事工业成就显著D.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C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出现D.激发了国人抗日救国的民族情绪【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22-12-277A【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22-12-277A【高一历史第3页(共6页)】·22-12-277A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