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历史(全国卷)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依然按照政党分肥的方式选拔官员,不利于规范官员的升迁,排除A项:1872年美国政府的中下层官员还是按照文官制度,实行考试的方式进行选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克服僵化的官僚气,排除C项;高级官员依然按照传统的政党分肥的方式选拔官吏,不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排除D项8.【答案】B【解析】“吾闻此人新娶妇,若杖之,彼此舅姑必以妇为不利而恶之.吾故缓其事而法亦不赦也”体现了他体贴百姓实际情况,是仁政的体现,同时坚持法律,是儒法结合的运用,故选B项:“曹彬.尝知徐州,有吏犯罪,既立案,逾年然后杖之”属于行使地方行政权力,而不属于基层治理,排除A项;“尝知徐州,有吏犯罪,既立案”可见审判结果没有问题,排除C项;“吾故缓其事而法亦不赦也”可见他既有法律意识也认识到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体现了一种高超的行政能力,排除D项。9.【答案】C【解析】据材料“从‘卡诺莎之辱'到阿维农之囚的变化可知,王权和教权在相互的斗争中,王权地位逐渐上升,原因是中世纪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出现,民族国家的意识开始觉醒,民族国家逐渐建立,故选C项;启蒙运动推动人们从神性到理性的转变,排除A项:此时的专制王权的加强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排除B项;宗教改革开始于1S17年,排除D项。10.【答案】B【解析】据材料美国撤退在华的一切官方人员,此事对我们极有利“请注意解释可知,新中国初期在外交上与美国对立,毛泽东的这一说法体现了中国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中国外交的态度,而非国防问题,排除A项:据所学,1950年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倒向苏联,排除C项;据所学,1950年世界处于冷战之中,中国必须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排除D项。11.【答案】C【解析】“中国人希望找一种对抗苏联压力的反威胁力量“我也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体现的是中美在对抗苏联威胁上有着共同的目标,这意味着中美两国关系面临重大转机,故选C项;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A项;中国外交开始改变“一边倒战略是1953年提出和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中美合作对抗苏联,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五铢钱以重量为名,唐高祖新铸开元通宝钱,币值和重量逐渐脱钩,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求,故选C项;材料叙述唐朝刚建立,并未出现大唐盛世,排除A项;秦始皇推行半两钱解决了货币形式不一的问题,并非是开元通宝钱,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唐朝的币制改革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求,并未体现钱荒的问题,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晚清政府部分时期财政收入表”中可以看到,“国内关税”增加,说明出口的商品增多,海关”增加说明进口的商品增多,“厘金”的增加说明国内工业发展,商品流通总量增加,总体来讲,说明国内工业化的成效已经通过税收表现出来,是社会转型的表现,故选A项:从表中的增加幅度来看,土地税是原来的3倍,但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却在下降,可见经济开始多元化,排除B项:表中只有清政府的税收收入,没有其它的收入和支出明细,无法说明财政情况,排除C项;表中和各项数据只能看到清政府的税收情况,无法判断其收入的半殖民地属性,也无法判断其国内民族矛盾状况,排除D项。14.【答案】D【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全球联系,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总产量,促进了中国的人口增长,故选D项;经济重心的南移在两宋之际己经完成,时间不符,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时间不符,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时间不符,排除C项,15.【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隋朝府兵制下的职业军人战时出战,战后垦田,这措施有利于隋初经济恢复和发展,故选B项;府兵制下的军队时农耕,该措施不利于增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