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中同卷信息卷
广东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四校联考(一)语文答案考试试题
广东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四校联考(一)语文答案考试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广东高三四月大联考
2、2024广东高三4月大联考
3、2024广东省四校高三期末联考语文
4、2024广东四校联考语文答案
5、广东省2024四校联考
6、广东省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4月大联考
7、2024广东高二四校联考
8、广东四校联考2024语文作文
9、广东四校联考2024语文范文
10、广东高三四校联考2024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模拟招生考试新未来9月联考·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答案】B【解析】A项扩大范围,依据原文,“文学作品的语言很难被改编、转译”只是“严肃文学影视化遭受冷遇”的原因之一。C项偷换概念,原文是说严肃文学“更接近生活的真实”“经过作家的观察、思考、萃取、艺术加工的”,不等于作家要把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D项“我们的影视剧不缺少好莱坞式的大场景”曲解文意,原文是“最缺的倒不是技术,也不是教人在现场傻乐,也不是好莱坞式的大场景…”,并且这是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的观点,作者只是引用,选项张冠李戴。2.【答案】B【解析】A项曲解文意,文章第①段“顺势提出中心论点”的说法不正确。从文章内容分析,“电视剧、话剧的热播热演,也让业内人士重新审视作为影视改编母本文学的力量,尤其是严肃文学在表现时代变迁和民族心理方面的独特价值”只是作者的一个观点,但并非中心论点,可以视为文章的论题。C项以偏概全,文章第②段所举之例是为了论述“翻开当代文艺发展史,严肃文学和其他文艺形式融汇而成的风景,可谓是璀璨夺目,蔚为大观”这一观点。D项“意在证明在文学影视化改编上网络文学已经取代严肃文学”无中生有,原文表述是“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也是‘你情我愿’,正成磅礴之势”。3.【答案】A【解析】A项强加因果导致曲解文意,根据文意“严肃文学注重人物心理情感的演进,注重人物所处环境的铺陈渲染等”与其“无法对故事、情节进行强势快速的推进”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同时A项中“无法对故事、情节进行强势快速的推进”的表述与原文不符,原文的表述是“…缺少对故事、情节的强势快速推进”。4.【答案】D【解析】D项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提及“跟踪分析政府部门及主要领导干部在维护生物安全中的能力情况可消除生物安全隐患”。5.【答案】C【解析】C项中“不可以首先从某一领域施行”曲解文意,原文是“加强学科与行业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强生物安全主管部门与相关行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并不是说“不可以首先从某一领域施行”。6.【答案】①维护国家安全;②保障国际格局;③确保生物物种及环境的安全;④保护个人生命安全;⑤践行生态文明思想;⑥提高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治理能力。【评分说明】每点1分,六点即满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可概括出“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际格局”;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及材料二可以概括出“确保生物物种及环境的安全”;根据材料二可概括出“保护个人生命安全”;根据材料三、四可概括出“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提高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治理能力”。7.【答案】D【解析】D项中“小说语言古朴典雅”的表述欠准确,“古朴典雅”是“古朴”和“典雅”两个词组成的;古朴,指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典雅,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用来概括本篇的语言特点并不恰当。8.【答案】①具有很强的代入感,便于读者迅速进入角色。小说从一开始就把“你”一陈树湘置于读者面前,读者仿佛“化”入小说中,成为与其面对面交流的一方。②便于作者抒发情感,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小说在与“你”一陈树湘的交流和故事的叙写中,自始至终融入作者的喜怒哀乐,带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③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读者读来更加亲切自然。小说中的“你”一陈树湘是一位早已牺牲的烈士,行文时以“你”称之,时空距离被打破,形象亲切可感。【评分说明】每点2分;概括“好处”,1分;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小说用第一、三人称的角度叙事,较为常见;使用第二人称非常罕见。一般而言,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第三人称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明乎此,结合文本分析即可。语文答案第1页(共4页)B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