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中同卷分科卷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 地理(全国卷)答案考试试题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 地理(全国卷)答案考试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百师联盟第四次联考地理
15.A【解析】冷湖天文观测站的海拔高于文特峰观测站,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透明度越好,越有利于天文观测,A正确。人口稀少、土地廉价是两地均有的特征,不是比较优势,B、C错误。D选项因缺乏时间(夏半年或冬半年)的限制,难以确定冷湖观测站夜长更长,且黑夜长并不能说明一定是晴夜长,观测条件更优,D错误。故选A。16.C【解析】冷湖(94°E)与文特峰(72W)时差近12小时,可实现全天候(24小时)连续观测①正确;冷湖可以媲美文特峰的观测条件,②错误;文特峰观测站是光学天文观测而不是射电观测,③错误;文特峰观测站位于南半球,有利于观测天空的南天区,我国天文观测的是北天区,观测区域上互补,④正确。故选C。【知识拓展】波是有波段的,光学观测是通过对可见光的波段进行观测;射电主要是微波收集进行观测,肉眼无法看到。因此,光学天文观测对大气透明度要求高,而射电对大气透明度要求不高。17.(18分)(1)较适宜和一般适宜区分布较广;空间分布不均;西北多,东南少;集中分布于“燕山一太行山”一线北侧,零散分布于“燕山一太行山”一线南侧。(4分,一点一分)(2)年日照时数长,年总太阳辐射大,太阳能资源条件好;以草地为主,开发难度较小;地形总体坡度适宜,光伏发电效率较高。(6分)(3)地形复杂,不利于大型设备运输,建设施工难度较大;海拔较高,后期保养维护成本较高:坡度较大,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影响光伏发电效率;多陡峭的山地,不适宜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8分)【解析】本题以京津冀光伏发电为背景,涉及光伏分布特征的描述、光伏开发的自然条件分析及影响光伏大规模开发的因素等,考查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1)由图可知,较适宜和一般适宜区分布面积较广,但不均匀,西北(北部)面积广,东南面积少;集中分布于燕山一太行山一线以北,以南分布较少2)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由材料“承德市、张家口市用地类型以草地为主”可知,开发难度小;由材料“主要地貌类型为山地丘陵、山前冲积原,地形坡度在15~25之间,是光伏开发的非常适宜区”可知,坡度适宜,发电效率高。(③)由材料可知,地貌类型为山地丘陵,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不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坡度相对较大,影响光照时间和辐射的强度,影响光伏发电的效率;北部海拔和西部的海拔较高,后期的维护难度大,维修成本高;地形起伏大,多陡峭的山坡,不利于大规模的光伏电站建设。18.(18分)(1)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或由东北向西南递增)》原因: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海南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南部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数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数短。(8分)(2)西昌纬度较低,海拔较高,自转线速度大,有利于发射;地处川西山区,隐蔽性强;发射中心位于山谷之中,地势坦,利于基地建设。(6分)(3)①多雷电,强降雨天气;②沿海,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较低;③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④容易受台风等灾害影响。(4分)【解析】
本文标签:
开学摸底答案
